低空经济武清蓄势“起飞”!

  无人机穿行在高楼大厦间送外卖,“空中的士”成为出行新选择,农业无人机耕种显身手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已逐渐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众多场景。

  近年来,武清低空经济环境一直在优化,众多低空产业相关企业纷至沓来。位于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园的象限空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航空发动机研制及飞行器动力装置系统集成的科技型创新企业,2016年4月,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象限空间自北京整体搬迁至武清。

  “我们这个行业属于典型的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武清落地发展8年来,得到武清各级党委政府和园区大力扶持,在税费减免、项目扶持、产业政策等方面得到诸多帮助,极大地助力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们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4个系列、7个型号两冲程多燃料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研制,目前均进入定型、批产、销售阶段,并已开始批量试装、试飞。”象限空间总经理秦博说道。

  据秦博介绍,结合国内目前行业现状,轻小型无人机、轻型运动类通航飞行器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发展中的市场就是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象限空间成立伊始,创始人秦博就与团队明确了研发的主要方向,并持续落实和深化细节,于2017年开始拓展航空发动机研发与生产业务,公司现在存在EP系列4kW、10kW、20kW、30kW级别发动机,对应的动力装置可服务最大起飞重量25kg至4t的各类航空器,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在此范围内,可以开发很多场景应用,比如消防、林业、物流及应急救援等,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秦博说。

  掌握飞行器动力装置“心脏”,还要打通“神经和血管”。据秦博介绍,象限空间不仅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而且深耕基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动力装置多年。“公司在航空发动机、动力装置控制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规范的设计、制造理念和流程,面对不一样的需求,能极大帮助顾客做好基础规划,推动其航空器产品快速成熟。”秦博说,“某一些程度上看,我们是这样的领域内航空器的专业保姆。”

  在象限空间的“顾客”中,有不少国内顶尖大学和科研院所。他们选择与象限空间合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象限空间有一支梯队合理、专业全面且工程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团队,可以帮助他们快速且规范的实现设计、试制、装配、调试、保障、试验、试飞,有效提高试验试飞效率和安全性,并对最终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作出很大贡献,从而帮他们便利且安全的开展教学、科研、生产和销售工作。象限空间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离不开武清这个好“伯乐”。近年来,武清着力打造人才发展生态,全面助力京津产业新城发展,推动人才生态与产业生态深层次地融合,吸引了大批人才“千里马”在雍阳大地竞相奔腾,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

  有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象限空间产品全部关键零部件可实现互换,供货周期短,售后服务体系完整;标准化生产、检测,无重大故障使用500多小时;产品所搭载自研发动机电控系统获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现在存在授权专利60余项,同时紧密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OTAX航空发动机特约维修站、象限空间-HELIX空气螺旋桨技术中心、象限空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实验室、象限空间-天津大学联合实验室、象限空间-河北工业大学联合实验室等技术平台。

  自主创新是很艰难的。在很多领域,追赶国际领先水平并不是特别容易。象限空间已实现除了极少部分的零件需要进口之外其他全部零件都国产化,实现自给自足。秦博表示,下一步,公司将致力于研制和生产全系列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动力系统,完全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进口替代问题。以发动机为核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与服务,专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试制、成果转化,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贡献武清民企力量。

  向“新”出发,向“空”而强。武清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天津市推进高水平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奋力打造京津产业新城“新产业之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牵引新业态,助力全区低空产业相关企业“振翅高飞”。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