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有四冲程引擎,可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带来优越驾乘体验。城市有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四大引擎,可凭借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2014年9月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打造漳州经济增长四大引擎的理念应运而生,加快规划建设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厦门港南岸新城、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东山岛经济区域等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决策付诸实践。
随后两年时间里,关于四大经济增长极的重磅消息可谓接二连三、次第花开,特别在市委所有重大会议中,四大经济增长极全都是热门话题:
历经科学发展和加速工业跨越,从产业转型升级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委工作重点尽管持续不断的发展推进,但打造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工作部署始终坚定不移。
二载耕耘,春华秋实。随着重大举措向前推进,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厚积薄发的四大经济增长极正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强大引擎、加快发展的重要阵地。
四大经济增长极,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便捷的交通网络、广阔的发展腹地,最有利于形成承载项目建设的载体。
在古雷开发区,中石化、延长石油、锦江、台湾中石化等一批大项目有序推进,中怡精细化工、海顺德催化剂、新阳不饱和树脂等已签约项目铺开建设。
在厦门港南岸新城,百亿项目龙海汽车产业园签约落地,漳州开发区豪氏威马增资扩产,台商投资区特殊钢深加工产业园、龙江现代服务产业园加快建设,港口工贸发展成势。
在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推进的星云书院、七首岩文化公园,将打造集文化传播、国学交流、养生禅修为一体的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在环东山岛经济区域,生态环岛公路、沿海大通道、国道改线等交通基础设施相互连通,旅游道路打通“最后一公里”,为金紫荆海岸温泉、哈溪漂流等项目的建成汇聚更多人气。
数据显示,全市今年实施重点项目514个,其中四大经济增长极重点项目257个占据半壁江山,1—7月累计完成投资399.4亿元,占年度资本预算的53.9%。
区位条件和自然禀赋自是吸引项目投资的先决条件,最终促成项目落地更要靠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
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以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建设年为抓手,全身心投入抓项目、帮企业、促发展上,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给予重点倾斜、重点推动。
狠抓征迁攻坚的作为和担当最具说服力。龙海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3个月便完成总征地量的98%;南江滨路项目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征迁任务;特别是抽调全市1200名干部包村包组包户推进整岛搬迁,为古雷建成国内第一个封关运行的石化园区打下坚实基础……
“征迁早一日完成,项目便早一日落地”。全市上下把共识化作共为,掀起四大经济增长极项目建设一个又一个热潮。
近年来,我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颇具实力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然而,产业是遍地开花,企业却各自为战,即便有小工业园区,也难以形成区域的拳头力量。
产以类聚,业以群分。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关系到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有鉴于此,作为产业集聚重要平台的四大经济增长极,在谋篇布局的起始阶段,就一定要坚持科学的规划。
德国意厦国际设计集团、新加坡裕廊国际集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一批又一批国内外一流设计团队远道而来,把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先进规划理念,融入四大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定位:
厦门港南岸新城重点加强与台湾深度合作、与厦门联动协调发展,做大特殊钢铁、临港机械制造、食品和造纸产业;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成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
环东山岛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对台产业深度合作区、东盟港口城市产业合作示范区。
如今,四大经济增长极产业分工明确、重点突出、发展协调的布局逐步形成,龙头引领、集群共进、链条延伸的格局也日渐完善。
石油化工,围绕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加快引进一批中下游项目,推进石化全产业链发展。
特殊钢铁,随着深加工产业园快速推进,三宝、凯西等企业实施技改、产品升级,一个超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将强势崛起。
装备制造,以金龙客车、正兴集团、豪氏威马为代表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展壮大“数控一代”精密机床、关节轴承、海洋工程机械、汽车汽配等产业,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食品加工,鼓励龙头食品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联合体捆绑上市,正改变行业对外竞争单打独斗的局面。
近年来,四大经济增长极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在培育各具特色产业体系的同时,慢慢地加强人口、市政基础等区域要素集聚,努力提高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
古雷,因而石化建设而崛起,原来的小渔村也摇身变为新港城。作为古雷石化产业区搬迁群众的安置区,古雷新港城规划占地超5000亩,可容纳非流动人口超12万。3年多来,新港城建成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安居房,配套了生活小区、医院、学校、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先后3批、近4万名古雷群众集中搬迁入住,告别渔民身份,开启城市生活。
漳州开发区曾经也偏重工业开发,不过却是在“重型”武装下产城良性互动的开发区。拿休闲旅游来说,离岸双鱼岛可见百豚嬉戏,卡达凯斯小镇可赏西班牙风情,古朴南炮台但听涛声依旧……今年上半年,入开发区旅游人数达77万人次,几乎是2015年全年的数字。很难想象,聚集交通机械制造、金属制作的产品加工等临港重工业产业的漳州开发区竟是这般宜业宜游。
台商投资区走的是另一条路子——打造中心城区。角美大道顺利完工、国道324改造提升、厦漳同城大道加速推进,路网节点突破势如破竹;万达、万益、中骏四季阳光等城市综合体、商贸服务和房地产项目推进紧锣密鼓;中心城区水系景观和绿化景观初显雏形。台商投资区通过营造舒适、便捷、和谐的居住环境,逐渐增强区域的宜居性。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重总体设计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引领,建成充足表现闽南古厝文化特色、绿道串联成线、与花卉苗木产业带相融合的生态产业走廊,充实6个新建驿站文化内涵,推进文化产业化、生活化,实现走廊建设与沿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互促互进。 ☉记者陈岩